扭伤后冰敷还是热敷?
运动得太激烈忘我,不小心扭到脚,这时究竟是冰敷,还是热敷?事实上,不同阶段的扭伤要有不同方法,韧带损伤虽然恢复得慢,但尽早处理,规范运动康复,能让扭伤好得快。
韧带:易受伤,恢复慢
为了配合人们做复杂多样的动作,关节处于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它的活动度很大。而韧带分布在关节内、外,起到增强关节稳定性,限制关节过度活动的作用。如果活动强度过大或经猛烈撞击等,韧带就会受伤。
韧带损伤后恢复得比较慢,这与它的特殊结构有关。韧带是比较坚韧的结蹄组织,血供不是很丰富。另外,韧带受伤后,一般需要静养,但人们往往无法完全停止工作和学习,还跟没受伤一样,照常进行活动,没有进行规范康复,也让韧带恢复得慢。
受伤后:先冰敷,后热敷
生活中以膝关节、踝关节韧带损伤最常见,一般不需要动手术,可以通过正确的护理尽快康复。受伤后最明显的是疼痛和肿胀,这时要停止一切活动,要尽早(在24小时内)冰敷。扭伤后韧带会有微血管破裂,关节液的分泌和吸收都会出现障碍,往往造成局部明显的肿胀,而冰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充血,抑制肿胀和出血。
其次,受伤后应到正规医院,让医生进行伤情评估,一般在24小时后,要换成热敷。特别严重的(肿痛情况没有缓解,反而更严重)情况,在48小时后才考虑热敷。换热敷是因为,韧带修复需要促进伤处的血液循环,将韧带康复所需营养物质和药物带到伤处,而伤处产生代谢的废物则通过血液循环、关节液的代谢把它带走。
此外,还可以口服扶他林片或外擦扶他林、法斯通等缓解肿痛症状。还可以买肌效贴贴在患处,促进消除水肿,缓解局部疼痛。
康复:冷热敷交替
冷敷和热敷在韧带后期的康复中交替运用,是保守治疗中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法。韧带损伤3~4天后,运动前热敷3~5分钟,让肌肉的延展性、韧带的血液循环得到充分改善。每次活动20~30分钟,再冰敷3~5分钟防止肿胀。
除非关节肿胀或者有严重的禁忌症,韧带损伤恢复后期一定要进行全关节范围的活动。最好到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包括多久之后能够运动,运动量的多少等。要以运动完之后不会出现明显的疲劳和疼痛的加重为宜进行康复。
运动:先活动关节,再锻炼肌肉
韧带损伤后,活动不方便,有人更是害怕活动后疼痛会加重,所以干脆不动。可是完全没有活动,反而不利于恢复。等到关节不再继续肿胀了,就可以适度进行非负重条件下的关节活动。关节担负着自身体重,站着时关节韧带承担重量比坐时、平躺时多得多,所以应尽量避免直立运动。比如下肢韧带损伤者,可在床上仰卧平躺,进行空中踩自行车的动作。
如果关节的活动范围正常了,肿胀和疼痛也消失了,这时就需要加强肌肉力量的锻炼。关节韧带受损,并不能很快康复,会面临下次运动再次受伤的风险。所以,加强相应关节屈伸或旋转的肌肉力量,通过肌肉的力量来弥补部分韧带的功能的不足。最好可以多在海边等沙地上行走,对下肢肌肉韧带的练习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注意:伴有骨折,需要专业康复
以上的方法是针对普通的关节韧带损伤。如果是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韧带损伤伴有骨折,需要固定,这就需要在专业康复医生指导下训练。
有些严重损失,比如跟腱断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严重的内外侧副韧带撕裂等,保守治疗没有很好的效果,或者伤者对自己的竞技状态要求较高,就要动手术。手术之后会造成韧带挛缩,恢复起来比较难,长期静养造成韧带黏连也是很常见的。所以必须要尽早咨询康复科医生,进行专业康复,让伤好得更快。
(本报通讯员 陈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