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区“四到位”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
自2014年以来,江门市蓬江区积极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在全区基本形成了组织保障有力、服务均等到位、服务载体创新、优质服务提升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格局,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组织保障到位
该区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全区总体发展规划,与户籍人口卫生计生工作同部署、同服务、同考核,做到规划部署到位;区、镇街两级分别成立了流动人口均等化工作领导小组,每个社区核定不少于3名计生公益性岗位,配齐计生专职干部、流动人口专管员和楼栋、小区信息员,做到组织机构到位;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经费按照常住人口人均标准纳入财政预算,优先保障落实,做到资金投入到位。今年以来该区财政共投入1517.8万元,人均投入达到50元;该区把流动人口均等化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范围,落实管理服务职责,严格兑现奖惩,对工作不到位,影响年度任务完成或影响省、市考核成绩的,将追究责任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做到责任落实到位。
服务落实到位
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管理和健康教育。该区均为流动人口建立信息系统健康档案,流入半年以上流动人口282393人,已建立健康档案276745人,建档率98%。自2014年以来,该区开展卫生计生基本政策宣传活动283次,举办传染病防治、心理调节等健康知识讲座289次,组织关爱流动人口健康义诊活动261次。
加强流动人口儿童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控。辖区内居住满3个月0~6岁流入儿童9529人,已接种国家免费规划疫苗9186人,接种率96.40%,建立接种档案9186人,建档率96.4%。完善0~6岁流入儿童家庭访视、定期健康检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等儿童保健服务。
传染病防控措施有力。区、镇街两级建立流动人口密集地区传染病防控制度,落实流动人口艾滋病、结核病、麻风病等传染病的免费救治政策,做好登革热传染病的有效防控。
加强流动育龄妇女、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全区已普及开展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免费查环、查孕以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服务,通过专题讲座、孕妇学校、媒体宣传等形式为流动孕产妇提供孕早期保健服务和指导、高危筛查、产前随访、产后访视等服务。并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及新生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人文关怀到位
该区成立了江门市第一个异地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并于2015年开始为居住在辖区内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查环查孕者提供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奖励,一年三次,每次有效期为四个月;该区环市街道和仓后街道依托村居开展流动人口子女“430”学堂、“一米阳光”活动,重点解决流动儿童无人照看、缺乏关爱的问题;潮连街道拓展“新潮丽人”服务功能,在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的同时增加健康教育、健康舞蹈等主题活动;环市街道在篁庄、东风、怡福社区开设工疗站,让流动人口残疾人享受与户籍人口一样的工疗康复服务;杜阮镇在各中小学校开展了“我们都一样”等系列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拉近户籍人口子女与流动人口子女的距离。同时该区所属各医疗机构每年免费为60岁以上流动人口老年人提供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对重点人员进行跟踪服务。
信息平台到位
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开展“邑门式”服务管理。该区为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就业、就医、生育、居住、子女入托等事项的办事效率,在六个镇街建立了七个“邑门式”政务服务中心,将区公安、社保、民政、残联、卫生计生、城管、食药监、农林水务等15个部门共385项事务,统一归集到“邑门式”服务中心办理。
创新社区治理模式,进行网格化试点。该区环市街道率先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试点,构建由社区网格工作人员(即网格员和网格协管员)组成的管理队伍,围绕均等化服务项目开展工作。目前,环市街道逐步建立起职责明确、管理精细、信息畅通、便民高效的社区卫生计生网格化管理体系。
创新信息服务管理模式,搭建信息化建设平台。该区卫生计生局及时配备了相应的信息化软件系统(人口计生数据处理助手和数据逻辑审核系统),全面提升流动人口信息质量,并为该区“邑门式”服务中心提供高效的数据交互服务,大幅减轻基层数据采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胡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