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结核病是全世界最古老的致命传染病之一,老百姓都给它一个俗称——“痨病”。无论是《红楼梦》里死前咯血不止的林黛玉,还是鲁迅笔下给小栓治病的“血馒头”,都是结核病的写照。如今,很多人错误的以为像肺结核这样的疾病早已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主任周琳告诉记者:“虽然20世纪40年代链霉素的问世使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更多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疗药物的问世使得全世界肺结核疫情较快得到遏制,但是随着人口流动增加、艾滋病蔓延,以及耐药结核病的产生,增加了肺结核防治的难度。20世纪80年代开始肺结核在全球各地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内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进入人体生长繁殖,不断破坏人体组织。结核菌破坏肺部为肺结核,破坏肾脏为肾结核,破坏骨为骨结核等。人体除了毛发、指甲不能感染和产生结核病外,其他任何部位都可得结核病。结核病主要是由呼吸道传播的,90%以上的患者为肺结核。
根据最新统计显示,我国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据估算现有结核病人500万,每年新登记患者数达100万,其中28%为耐药,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数居世界第二。广东省每年新登记治疗的患者数6万余,16%为耐药;每年新增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近2000例,可见结核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第一章 专家谈结核病
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
中国防痨协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主任 周 琳
虽然如今肺结核已经不再是不治之症,但随着流动人口增加、艾滋病的蔓延及耐多药结核病的产生,着实增加了肺结核防治的难度等。肺结核在全球各地死灰复燃,因此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我国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广东由于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多,属结核病防治高负担地区。
我省结核病防控事业登上新台阶
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承担广东省结核病控制结核病防治和专业技术指导、专业人员培训及相关科研工作,是全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制定、实施管理单位和结核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引领我省结核病防治技术发展和在结核病疫情控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心团队主持和参与的“十一五”、“十二五”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共计10项,项目研究涵盖结控模式、基础研究、新药开发、疫苗研究。拥有知识产权和国家专利,已获专利授权4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胸科医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及广州迪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组建的“结核病系统生物学与转化医学研究联合中心”于2012年3月在广州成立。该中心的成立,为新诊断技术、新药及新疫苗等产品的问世、为研究成果的转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平台。
2014年,著名学科杂志Cell Reports,刊登了由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专家共同参与的首次构建的结核分枝杆菌全蛋白质组芯片这一成果。此成果为结核病研究打开新的窗口,为发展新型高效疫苗、新药和新的检测技术,是结核病基础研究强有力的新方法学平台。
尽管我省结核病科研、防治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2010年结核病流调结果显示,与2000年相比,我省肺结核患病率下降34.6%、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下降62.8%。但我省结核病疫情仍十分严峻,每年新登记治疗肺结核患者6万余例,其中2.2万例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此外,耐药结核杆菌以及肺结核/艾滋病双重感染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结核病正挑战我省所取得的防治成果。
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不容忽视
广东省是流动人口大省,根据2014年广东省登记肺结核病人数统计,经过分析发现大约33%是流动人口,占结核病人总数约1/3,其中10%是省内流动人口,20%是省外流动。由于部分流动人口居无定所,而肺结核登记后治疗周期至少半年,其中还需要定期复诊、复查,不能保证长时间的治疗和督导管理,这导致患者治疗中容易出现依从性差、吃吃停停的现象,从而也增加产生耐药性结核病的几率。另一方面,结核病患者频繁流动,容易变成一个移动的“传染源”。所以流动人口的结核病治疗管理是新问题,也是大难题。
学校结核病防控不容忽视
近日,我省个别学校出现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或散发疫情,暴露我省当前学校结核病防控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由于个别学校对结核病防控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足导致同一班级或同一宿舍出现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聚集性疫情。事件给予我们敲响警钟,肺结核防治需要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学校、社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就要求每个公民都知晓:预防及减少结核菌的传染要做好三点,首先是尽快发现并治愈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也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传染源的主要措施是正确实施化学疗法。传染源经正确化疗2周后,能使90%左右患者失去传染性;其次尽可能切断感染途径,提倡养成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转头并捂住口鼻的良好生活习惯;第三是要保护好易感人群,对于儿童、老人等免疫力、抵抗力相对较低及患有免疫缺陷性等疾病的人群要尽量减少接触传染性肺结核病人。
▲省结核病控制中心的医生在给患者讲解病情
耐多药肺结核被称之为“会飞的癌症”
广东省医学会结核病分会主任委员 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结核科主任 肖 芃
任何一种生物都是要经过不断变异、进化才能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导致结核病的结核杆菌就是如此。随着结核杆菌的变异和患者不规范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糖尿病伴随结核病等难治愈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近四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
以往在电影中常可见到的主人翁接连厉声咳嗽,然后吐痰,亮出手帕一看痰中有血甚至咯血,这种典型症状的“肺痨”病现在越来越少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后,罹患肺结核的患者临床症状常常不明显,甚至有部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根本没有自觉症状。根据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四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所以一般不会主动在体检中加项检查,或定期到医院进行结核病筛查。
因此,大家应该重视定期体检,建议即使没有肺结核可疑症状,也可以每年做一次包含肺结核筛查的健康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耐多药肺结核治愈率只有50%左右
根据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有关数据表明,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成功率超过九成,而耐多药肺结核只能达到50%左右的治愈率。与普通肺结核相比,耐多药肺结核因诊断、治疗所需时间长而导致其传染期更长,患者迁延不愈,四处流动,则大大增加了耐多药菌传播的机会和范围,而被感染者一旦发病即直接成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此外耐多药肺结核所需治疗时间长达2年之久,治疗费用昂贵,是普通结核病费用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将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所以,患者一定要配合专业机构医生规范治疗,以免由于不规则服药导致耐药性产生,后悔莫及。耐多药肺结核与普通肺结核相比,治疗时间长达普通肺结核的4倍,治疗费用高100倍,治疗成功率仅一半。肺结核患者应当遵照医嘱完成6至8个月标准治疗,中途定期复查,不要随意停药。一定要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
糖尿病+肺结核“会师”治疗难度大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糖尿病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因为患者糖代谢紊乱,导致免疫力低下。据几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结核病的危险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4~8.33倍,比非糖尿病患者更易患耐药结核病。我在临床上接诊过一个病例,患者只有20岁,患有糖尿病又感染肺结核,糖尿病代谢紊乱可促使肺结核迅速恶化,肺结核进展又可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紊乱,相互影响。两者形成恶性循环,互相促进,致使病情难以控制,治疗困难。
糖尿病和肺结核双重感染者,原则上坚持两病同时治疗的方法,在积极有效的控制糖尿病的同时,进行正规抗结核治疗。由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首先取决于糖尿病是否被有效控制,其次取决于肺结核患者病情的轻重。因此抗结核的疗效与血糖密切相关,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后,结核病的治疗才能取得疗效,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抗结核药物也难以奏效。因此首先要积极控制糖尿病,才能使抗结核化疗有效,同时也要对结核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检验人员在制作痰涂片
第二章 肺结核病冷知识
结核病是谁?
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杆菌。结核杆菌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其形状多为细长杆状,直或稍弯,抗酸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紫红色杆状菌。结核菌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比较强,在日光下可存活2~8小时,在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3~6个月。一般的消毒液杀灭结核菌所需的时间比大多数细菌要长。
肺结核病怎么传播?
结核菌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当排菌的结核病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大量含有结核菌的微小痰沫排放至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痰沫,即会受到传染。结核病传染性的大小,主要受结核患者排菌量、咳嗽症状轻重以及接触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如果随地吐痰,带有结核菌的痰经过干燥后,随空气飞扬,形成微小的漂浮尘埃,人们吸入后也可能造成感染。其它如经食道食入带有结核病的食物、母婴产道传播和皮肤接触传播的机会很少。
得了肺结核有什么症状?
咳嗽、咳痰:常为慢性咳嗽、咳痰2周以上,抗炎治疗效果不好。
咯血:从痰中带血到每次多少不一,血色鲜红带泡。
胸痛:位置不定的隐痛或钝痛,有时有胸闷。
午后潮热:体温一般38度左右,午后逐渐升高,夜间易出汗。
慢性咳嗽、咳痰或咯血是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凡出现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咯血的人,称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因此,医生提醒:咳嗽二周或咯血,可能得了肺结核。因此一旦有肺结核病有关症状时应及时检查。
谁是易感人群?
一般来说,所有的人都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最主要的易感人群是:
传染性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如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
与传染性结核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并同处一个办公室、教室、车间的同事、同学或工友;
免疫力低下的人也容易感染结核菌:如患有糖尿病、矽肺、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如器官移植患者、青少年及老年人等;
从结核病低流行地区到高流行地区工作或学习的人员。如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到大城市打工或上学的青少年。
人感染结核菌以后都会容易发病吗?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生结核病,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即受到感染结核病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人体初次受到结核菌感染后,通常绝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也不发生结核病,少数人在抵抗力降低时,可(在一生中任何时候)发生结核病,发生结核病的机率大约10%。幼儿、青春期、老年人和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发病率较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免疫缺损,抵抗力持续下降,一旦感染结核菌极易发生结核病。当人体感染了结核菌后的一生中,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学习劳累生活不规则等因素一旦影响抵抗力时体内结核菌也有可能生长繁殖而发生结核病。
小孩子如何预防结核病?
长期以来,注射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取得了明显效果,使小儿结核病发病率大大降低。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易患肺结核?
糖尿病人易发生肺结核,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正是主要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易使包括结核病在内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发生。患者应在积极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治疗肺结核。
第三章 得了肺结核怎么办?
▲医生在给患者做X线胸片检查
凡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有咯血等症状者,应尽快到当地的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如结核病防治所、慢性病防治站(院、中心)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只要患者接受正规治疗,坚持服用药物,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
结核病患者要做哪些检查?
诊断结核病主要做X线胸部照片检查和显微镜查痰,儿童还要做结核菌素试验。
X线胸片检查:通常在初诊和治疗结束时各检查1次。
显微镜查痰:初诊时要查三个痰标本(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
服药治疗的患者要查三次痰,一般是在治疗第2、5个月末和疗程末各查痰一次。每次要查二个痰标本。
对需要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还要抽血作肝功能、血常规和小便常规检查。
患肺结核应注意哪些问题?
得了结核病,应该注意休息、戒烟、戒酒,在饮食上,由于结核病是一种消耗性的疾病,应该注意多补充蛋白,多吃肉、豆腐;另外,也要多吃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避免吃过辣的、过于刺激的食物。加强锻炼能提高身体素质,对康复是有好处的。此外,应该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及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有痰应该把痰吐到痰盂,或者用纸包好,扔到垃圾桶里或者烧掉,千万不要随地吐痰。
肺结核多长时间可以治愈?
目前,我国均实行短程化疗方案,经一个疗程即6到8个月,若规律服药,90%以上的患者经一个疗程可以治愈。此种短程化疗方案选择一线抗结核病药物,使短程化疗方案能杀灭繁殖活跃的结核菌。具有收效快,疗程短,复发率低。短程化疗是化疗史上的重大突破。
不坚持规律治疗后果是什么?
结核病患者不坚持规律治疗会造成大量的慢性传染源和耐药病例,还会使结核病患者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上升。
什么是耐药结核病?
耐药性是指结核菌对任一种或以上的抗结核药物失去了敏感性、杀菌性或抑菌性,在常规的药物浓度下不能杀死、杀灭结核菌或抑制结核菌的生长繁殖。耐多药结核病是指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对异烟肼、利福平两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耐药。对治疗失败的患者,有可能产生了耐药性,应当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结核病专科医院进行耐药测定,再根据药敏测定结果制定新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肺结核患者为什么要戒烟?
香烟的烟雾中有害物质直接影响抗结核药物的效果,阻碍肺结核病灶的愈合,导致延治疗时间和增加用药剂量。肺结核患者如吸烟更可能引发肺结核并发肺癌,所以肺结核病人应该戒烟。
怎样才是治好了结核病?
患者治疗后痰涂片显微镜检查未发现结核菌,为抗结核药物杀灭了结核菌的标志,而不是以X线胸片检查结果为标准。因此,结核病患者完成规定的化学方案一个疗程的治疗,经显微镜检查患者痰中未发现有结核菌的存在为治愈。现代化学治疗实践证明,只要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疗程,90%以上的新患者都可以治愈。结核患者治愈后可以与健康人同样工作、生活及学习,一切不必要的顾虑都可以解除。
结核病治好后还会传染给别人吗?
传染性肺结核一般接受治疗2~3周后,痰内结核菌迅速减少或消失,对周围人群已多无传染性。结核病患者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案和疗程治好后,痰中查不到结核杆菌,就更不会有传染性了。
结核病会遗传吗?
结核病不是遗传性疾病,不会遗传。但它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可以造成家庭成员的相互传染而产生疾病,但不是遗传所致。
国家对结核病患者检查与治疗有哪些减免政策?
1、检查项目
减免对象: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治疗管理的结核病患者。
减免检查项目:初诊患者摄胸片1张,痰涂片检查1次,3个痰标本;登记的治疗管理患者痰涂片检查(复查)3次,每次2个痰标本,疗程末摄胸片一张。
2、治疗项目
减免对象:显微镜检查发现有结核菌(涂阳患者);X线胸片检查有活动性病变的结核病患者。
减免范围:减免治疗仅限于患者采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化疗方案治疗的抗结核药物、注射器、注射水的费用。减免检查与治疗由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统一组织实施。患者自购的抗结核药品、其它需用药品或住院治疗的其他费用不属于减免的范围。
(本报通讯员 吴惠忠)
“挑战结核君”结核病防治知识有奖冲关游戏
由中国防痨协会、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联合举办的“挑战结核君”结核病防治知识有奖冲关游戏正如火如荼开展中。
扫描活动二维码,可加入活动界面游戏设5关,每一关由系统随机抽出1题,答对者可进入下一关,答错者可从第一关重新开始。
一、 活动时间:2015年9月1日-10月31日
二、奖项设置:本次活动设普通奖和终极大奖,均随机抽取。
1、普通奖:每天在冲关成功者中抽取30名,每人获得5元手机充值话费;
2、终极大奖: 2015年11月16日在所有冲关成功者中抽取并公布结果(特等奖 一名 奖品价值3000元,一等奖 两名 奖品价值1500元,二等奖 五名 奖品价值600元,三等奖 十名 奖品价值100元)
三、活动规则
1、游戏设5关,每一关由系统随机抽出1题,答对者可进入下一关,答错者可从第一关重新开始。
2、冲关成功者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三项个人信息,仅供抽奖使用。主办方保证对信息进行保密。
3、冲关成功者可抽取一次普通奖,冲关成功但未获得普通奖者按提示通过菜单功能“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后,即可再抽取一次普通奖。
4、每个身份证号码只有一次普通奖获奖机会。
四、本活动一切解释权归活动举办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