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要闻 主动支持服务好民族地区医疗发展 高级职称评审启动 简讯 深圳中山率先试行医师多点执业 整治陪护工市场 建立无陪护医院 贾广虹出席计生协培训班和阳江公益活动 在肇庆正式挂牌 做好严和实 预防职务腐败 关注医改背景下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当前版:第1版:要闻
PDF原版下载
要闻
01

雷于蓝率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组到广州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题调研

关注医改背景下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粤卫信 雷亚梅

广州讯 8月19日~21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广东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分组赴广州、东莞、潮州等地开展专题调研。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于蓝带领的28名全国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赴广州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集中调研。

20日上午,雷于蓝及全国人大代表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凌伟宪,海珠区区长徐咏虹、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翔、副区长方锦群等陪同下,现场考察了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营情况,并就海珠区推进基层医改工作情况召开座谈会,进行深入交流。

据悉,广州市在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其中,在全市推行“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推行全科医生契约式服务,初步实现医联体内双向转诊、技术帮扶与资源共享。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转型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该中心作为成员单位,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医疗联合体,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转医院”分级诊疗为目的,通过专家坐诊、技术帮扶、预约转诊等手段整合医疗资源,引导三甲医院优质资源下沉社区,推进社区首诊,是该市医改措施医联体内合作单位双向转诊的一个“范本”。雷于蓝肯定了海珠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并强调:一是要提高认识、勇于创新,走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中国特色道路;二是要梳理出医改工作的瓶颈,及时反映需要国家层面解决的困难;三是要完善绩效考核等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积极性。

当天下午,雷于蓝率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组到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现场讨论等方式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会上,花都区卫生局、花山镇卫生院分别汇报了医改情况。调研组肯定了花都区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工作,尤其对该区村卫生站免费治病工作,镇(街)、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据介绍,从2008年5月1日开始,花都区启动“农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试点工作,至2010年9月1日,免费治病全面覆盖196个村卫生站,免费治病工作惠及全区45万村民。从2008年试点到2015年6月30日,村民享受免费治病服务累计507.15万人次,为农民直接减负9389.46万元。

雷于蓝认为,花都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积极稳妥、思路清晰、措施有力,镇村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到了政府、医院、群众三方共赢。她表示,“农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试点工作这项公平、可及的惠民工程是花都区在探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路径中的创新之举。她勉励花都区再接再厉,克服困难,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此次专题调研,雷于蓝肯定了广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做法。她表示,广州市在深化医改方面有自身特色,为全省基层医疗服务建设创造了经验,并勉励广州要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向全国人大代表反映深化医改中需要国家层面解决的问题,共同推进广东乃至全国的医改工作。

图为雷于蓝(右五)在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调研

粤卫信 雷亚梅 文 花都局 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