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感冒也可致肾病!
在很多人看来,感冒是很不起眼的小病,更不会把它和肾病联系到一起。事实上,小感冒也可能对肾脏造成伤害,除了感冒本身可能引起肾炎外,感冒时随意吃药也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因此,感冒后出现乏力或尿少、浮肿等,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感冒后尿少浮肿要当心肾炎
5岁的小强(化名)不久前突然出现全身水肿,辗转了几家医院后,最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小管间质肾炎。在追溯病史时发现,就在小强出现水肿几天前,他刚得了一次感冒,感冒并不严重,两三天就好了,但很可能就是他这次患上肾炎的罪魁祸首。
感冒为何会导致肾炎?感冒本身并不会导致肾炎,而是机体对感冒的反应导致了肾炎。一些感冒发生时,病毒或细菌侵入人体,机体识别这些外来物,动员防御体系(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物。这种情况下虽可以消灭外来抗原(细菌或病毒),但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也会随着血液循环运行到肾脏,沉积到肾组织,导致炎症细胞浸润,诱发炎症性反应,从而引起肾炎。
感冒后我们注意些什么可以预防肾炎的发生?感冒由于免疫系统的作用而引起的这类肾炎是没有办法预防的,作为患者能够做到的就是有这个意识,早期自我发现。急性肾炎大都在咽痛或上呼吸道感染后1~2周发病,发病时表现为:轻重不一的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头痛、精神差等各种非特异性症状;小便量减少,颜色深而混浊,继而出现肉眼血尿,但持续时间不长,数天后多转为镜下血尿;绝大多数肾炎患者有蛋白尿,一般病后2~3周尿蛋白可转为少量或微量,2~3个月多消失,而持续性蛋白尿的出现则提示有转变为慢性肾炎的可能;浮肿表现为面部、眼睑、双下肢。如果在感冒后出现了以下症状要及时就医。
感冒药滥用也会导致肾损伤
感冒药服用不当,也可能引起肾损伤。由于滥用感冒药,而引起急性肾损伤,甚至严重到肾功能衰竭的案例,几乎每年都能碰到。所以,大家在感冒时不要自己随便到药店买药,或者认为感冒药是非处方药就可以随便买吃,或者吃了一种药没有立即看到效果就马上吃另一种。
小感冒药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威力?这是因为肾脏是人体的“净化中心”,其主要功能是清除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和毒物,调节机体水盐和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人吃药后,药物通过血液代谢到全身,最终大多要通过肾脏来排泄到体外。我们日常比较熟悉的药物,如利阿司匹林、止痛片、扑热息痛等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毒性,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脏损伤。特别是如果两种以上具有相似成分的感冒药同时服用,就相当于加大了药物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性会成倍增加。
怀疑肾病只查尿常规还不够
有些有点医学常识的人,感冒后觉得自己乏力,担心是引起了肾炎,但又嫌看病麻烦,于是便自己跑到医院简易门诊,开张尿常规的化验单,看到化验结果是正常的就放心。其实绝大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说明仅仅凭尿常规检查判断是否患有肾病是极易造成漏诊、误诊的。因此建议,有条件的患者,在每年的体检中,除尿常规外,可增加尿微量蛋白检测和尿沉渣检查,后两项检查的费用加起来仅50多元,但有助于发现早期肾病。
(本报通讯员 陈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