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孩子生病,如何快速安全地喂药? 小儿厌食近九成因喂养不当 学会向医生说病情 7~9岁儿童易近视 老是眯眼赶紧查眼 患子宫肌瘤:提防雌激素摄入超量 四大因素皆可致月经不调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孩子生病,如何快速安全地喂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沈振宇

孩子得了病,对于父母来说,喂药成了一件头痛的事情。有许多家庭,每次给孩子喂药,都让全家人抓狂,孩子拼死反抗、大声哭闹,家长趁孩子张大嘴时,赶快把药灌到他嘴里,但这也不是办法,容易呛到孩子不安全。如何喂药才能更安全呢?

不同年龄段喂药方法

0~1岁: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只能服用液态药(冲剂药可用水冲开后喂给孩子,若是片剂也要溶解为液体后再喂给孩子)。可以选择勺子和滴管喂,喂药工具注意要消毒。喂药时不要让婴儿平躺着,平躺时吞咽比较困难。最好把婴儿抱在肘窝中,使其头部微抬高一些,家长可先用手固定孩子的头和手,然后把装有药液的滴管或勺子放入婴儿口中,放在舌根部(舌面的后三分之一),轻轻挤压滴管橡皮囊或慢慢抬起勺子柄,使药物流入孩子口中。

这里要特别提醒,1岁以内的孩子有部分仍有生理性反流,即吃奶后容易吐奶。对于这样的孩子喂药后注意要竖抱,避免孩子把药吐出后、再呛入气管。喂药后至少要观察10分钟,家长再离开。

1~2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喂药最难,他们不像“小时候”那么乖了,但又没有大到可以和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他们乖乖吃药的地步。许多家长这时会网购一些喂药的“利器”,如针筒、喂药器。值得提醒的是,使用这些“利器”喂药是可以的,但要注意药物的推送一定要慢,年龄越小的孩子吞咽速度越慢,药物推送时也要越慢,否则孩子可能会因为吞咽不及时吐出药物或引起呛咳。

1~2岁后:部分孩子是可以开始服用片剂了,有些家长会把成人药掰开喂给孩子。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儿童专用药,而不要将成人药片掰开给孩子吃。但成人药片口感差,孩子比较难接受。而且孩子的吞咽能力差,吞服片剂或胶囊时都有呛入气管的可能,如果不得已只能选择片剂或咀嚼片,最好用水把药溶解为液体后再喂给孩子喝。

对于没有特别注明的药,是可以和果汁或奶混合后再喂给孩子的,并不会影响药效,家长不用有特别大的顾虑,但要注意的是,奶要放凉后再放入药,以免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

2岁以上孩子: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力,是可以通过和他(她)沟通来解决这个难题的。

家长喂药注意的问题

1、家长平时不要拿吃药来吓唬孩子,“你再闹……就给你吃药!”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对吃药产生深深的恐惧。

2、家长生病时,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吃药,让孩子明白,生病是需要吃药的。

3、有的家长会哄孩子,这药一点也不苦,孩子吃了一次后,知道上当了,以后可能说什么也不肯吃了。因此家长要如实告诉孩子:“这个药有点苦,但你是勇敢的孩子,肯定能喝下去的。”家长也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先喝一点点给孩子看看,多数时候,孩子会乖乖跟着喝。

4、孩子勇敢地喝下药后,家长可以给予奖励。这种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比如可以给孩子画个奖状。

5、一些低龄的孩子对去医院和吃药的恐惧心理比较重,父母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与看病有关的图书,也给孩子一套针筒和听诊器玩具,让孩子玩医生看病的游戏,可以减轻孩子的恐惧。

6、对于稍大点的孩子,可以对他说清楚服药对治病的重要性,多数情况下,孩子能配合服药。

7、如果是中草药,味道稍稍有些苦,可以在药汤中加些糖或蜂蜜后,再给孩子喝。

8、特别提醒,胶囊类药物至少到孩子五六岁后才可以开始服用。

孩子呛药如何应对

如果呛药后孩子呼吸顺畅,最好想办法让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观察哭时的吸氧及吐气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若孩子哭声洪亮、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

如声音变得微弱、吸气困难等,应立即送医院。如果孩子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药物可能已进入气管,家长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在等待“120”急救人员到来的同时,可以让孩子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其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脚底板,使孩子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

安全喂药的原则

安全喂药原则中,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不要捏鼻子灌药,也不要强灌。在孩子哭泣时灌药,可能会导致药物吸入气管而发生呛咳,甚至窒息。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