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挥医疗保健优势 构建中医药服务“15分钟步行圈”
近年来,深圳市注重发挥中医药在医疗与保健方面的优势,初步形成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各区中医院为骨干,综合医院中医科为枢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中医馆及中医坐堂医诊所为网底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做好顶层设计,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有保障
深圳通过创建广东省名院,三甲、二甲中医院等工作,调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2010年7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新医改实施后我国的第一部地方性中医药法规。在该《条例》及随后出台的配套文件中,规定引入纯中医诊疗模式的中医馆、中医坐堂医诊所设置的具体要求,并率先取消数量和距离的限制。从政策层面为体系的完善提供保障。
截止2014年末,深圳市有中医馆70个,中医“坐堂医”诊所58个,中医馆、中医坐堂医诊所成为该市数量增长最快的医疗机构,吸引全国各地的名、老中医来深圳坐诊,为老百姓提供“纯中医”诊疗模式。
做好分类指导,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有章法
深圳市中医院作为龙头单位,在重点专科、科研教学及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国家“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单位和深圳市中医“治未病”健康指导中心,深圳市中医院不断加强对基层中医药工作的指导力度,制作《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光碟,指导全市开展儿童中医调养工作。
深圳市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 2012年12月罗湖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福田区、盐田区、南山区、宝安区和光明新区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检查评估,以及省级和国家评估。通过创建活动,全市社康配备中医师的比例由53%增加到67%,社康年中医门诊人次由279.6万人次增加到783.3万人次。
抓好医疗与保健,中医药服务有内涵
深圳以 “三名 ”工程为核心,狠抓中医临床疗效。目前,该市有2家广东省中医名院,3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58个各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专病),其中8个国家级重点专科。
该市重视针对不同级别的中医从业人员制定“合体”的培训计划,先后开展16期“中医经典”培训,共3697人次接受培训;3期“中医经典与临床高级研修班”,共346人次接受培训 。
深圳以中医适宜技术为抓手,抓中医服务覆盖。组织专家遴选20项“一看就会、一学就懂、一用就灵”的中医适宜技术,编写推广手册;以21家中医“治未病”及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为平台,实施“中医适宜技术千人培训计划”。
(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