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膏方”进补该怎么吃
膏方,又称煎膏或膏滋,属于中医传统剂型“丸、散、膏、丹、汤”五大剂型中的一种。以内容而言,取中药材的精华为膏;以功用而言,则有滋养膏润的作用;以药效而言,膏可治疗疾病。岭南之人善于煲汤、饮炖品,寄药补于食补,冬季服用膏方渐渐成为进补“新宠”。
虽然四季都可用膏方调养,但冬至前后是最关键的时间,体现“冬藏”之意。中医认为天地四时之气,春夏主疏泄,阳气发越而人气浮外;秋冬主收摄,则阳气固密而人气伏内,膏方施治,多于补益,服用膏方,最宜于秋冬,多由冬至“一九”开始,至“九九”而止,比春夏时获效大,冬天进补得当,可受益一年。
膏方有何妙用
医生根据个人的体质偏颇或疾病状态,开出适合身体状况的处方,具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疾病纠偏等多种作用。常用于制膏方的中药药剂有人参(大补元气)、黄芪(利尿脱毒)、熟地(补血滋润)、巴戟(补肾阳壮筋骨)、各种胶(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黄明胶、鳖壳胶等)等。
但是,膏方虽好,但也要适合的人吃。一般来说膏方在调治亚健康状态(如体虚、怕冷、易感冒、疲劳、失眠、健忘等)、更年期前期、多种慢性疾病及病后康复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体质偏颇、体弱的人群,注重调养的健康人士也可尝试,如老年人增强体质,女性疏肝健脾。
辨证施治必不可少
膏方大多由复方组成,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拟定膏方,每道膏方都需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病情开出,而且要确保所开膏方的调理方向适合患者,因此医生要辨明患者的体质后才能开膏方。
医生常在开膏方前处以“开路方”。一则作为先行的试探性调补,以观察服药后的反应,验证自已对病人的判断;二则可以调理脾胃,将病人的身体状况调整至服用膏方的最佳水平,最终服用膏方时就能起到真正的作用。通常膏方一开就是一个季度,而且成本较高,所以开膏方之前应试探清楚病人的进补方向。
有的病人体质比较单纯,也可不用吃开路方,直接服用膏方即可。如果病人本身有咳嗽、感冒、胃痛等情况,应先治疗好这些症状,为服用膏方进补打下基础。
服用膏方三大招
通常来说,膏方有三种服用方法:调服,把黄酒或水加入黏稠难化的膏方中,用碗或其它容器隔水炖热,调匀后服用;冲服,用白开水调开量好的药膏,搅拌均匀后服用;含服,把药膏含在口中慢慢咽下,这个方法最常用于治疗慢性咽炎。服用时,还有以下一些小招数:
汤匙定量:每次用汤匙取1匙,约合10~15毫升,一日两次,早晚服用。初次服用者用量可减半,服用几天后感觉良好,再逐步加到正常剂量;
何时停/禁服:近期饮食过于肥甘厚腻,可先停服,避免积食上火;感冒期间和月经期应停服;如果出现胃口变差、腹胀腹泻,甚至鼻出血等,可用量减半或延长服用间隔等;患急性病期间禁服膏方;
饭前服用:如果患者脾胃功能较弱,最好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以起到固护脾胃的作用;治疗肠道疾病的宜在饭前1小时左右服;养心安神的在睡前服效果最好;
忌口:服含有人参的补气膏方时,应忌食萝卜;服用含首乌的膏方时,忌服猪血、羊血及铁剂;服滋补类膏方时,不要喝茶。服用膏方期间要忌辛辣,不要暴饮暴食。
误区
在家自制膏方更方便
正解:一瓶好膏方,首先要处方好;其次药材好;第三熬制工艺好;最后是收膏收得好,必须滴水成珠。膏方处方一般包含20~40种中药饮片、细料、辅料,就算是要调理的身体问题较为单纯,常规的药材总量也达2~3公斤,因此首先在配方上,个人自制就已经不够科学;此外,制膏配方、浸药、提取、浓缩、收膏、分装、晾膏七个步骤,用料讲究,工序也影响成膏药效。自己动手制膏,容易熬不透,用料浪费之余也收不到成效。医院专业制膏,封存完全与水汽隔绝,因此保存期内保证不发霉,自制膏方则做不到,容易发霉变质,无益补身。
冬季膏方不怕霉变
正解:膏方用药时间长,尽管时值冬季也要小心霉变。膏方做好后,应在干燥环境中放凉备取。可将其存放在瓷罐(锅、钵)中,也可用搪瓷锅盛放,但不宜用铝、铁锅等金属器皿作容器。膏方通常可服4~8周,因其中糖分较多,有的还含动物蛋白,应将其存放在阴凉处,在冰箱冷藏更佳。如果放在阴凉处,遇暖冬或气温回升时,应隔水高温蒸一下。遇到气候潮湿或天气变暖,膏方上出现霉点时,最好刮去表面有霉点的一层,再隔水高温蒸烊。
解答:
问:我是湿热体质的人,能用膏方吗?
答:湿热体质不宜服用膏方,但痰湿体质人群,尤其是体型偏胖、大便黏滞、血脂或尿酸偏高者,可考虑使用清脂化淤功效的膏方进行调理。
问:小儿吃膏方合适吗?
答: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尤其有虚证的可适当进补,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贫血等症的体虚患儿,5岁以上的儿童如果有食滞、咳喘也可服用有健脾养胃功效的膏方,但要减量,建议一次服用5~10克,年龄在5岁以下、患急性病尚未痊愈或慢性病在活动阶段的儿童不宜吃膏方。
问:膏方越贵越好?
答:并非如此。有些人一开膏方,就要有野生人参、冬虫夏草、鹿茸、燕窝等贵重药品。其实,膏方是否有效,取决于辨证是否精当。立法应消补并用,通补兼施,千万不能小病大补,而应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为原则。
栏目:杏林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