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就医很害怕 泰迪熊医院来帮忙
南方医科大学引进“泰迪熊医院”项目,让孩子和医生成为朋友
▲图为小朋友带着“生病”的玩具到泰迪熊医院看医生
11月6日上午,在南方医科大学幼儿园,小朋友们带着“生病”的玩具来到泰迪熊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医学生扮演的“泰迪熊医生”为小朋友的玩具进行“诊治”。这是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八年制青年医师协会、南方医科大学幼儿园等举办的“泰迪熊医院”活动现场。
在活动中,通过模拟预诊、挂号、就诊、开药、拍X光片等一连串的流程,小朋友们真实体验医院就诊过程,降低对医院就诊的陌生感。医学生和小朋友互动沟通减少了孩子们对实际就诊的恐惧,并给她们传授一定的保健知识。医学生们也体验了一回“诊治”疾病,给患者开药打针,讲解医学知识的经历。参与活动的医学生说,虽然所涉及的都是一些比较浅显的内容,但是给可爱的小朋友们上一堂生动的“看病就医课”充满乐趣。
为消除孩子就医恐惧,医学生们精心设计活动道具,病历卡、化验单、科室名牌等加入了可爱的卡通元素。同学们还准备了给家长的一封信,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并在活动后通过观察小朋友的变化,给予相应的反馈。
(王翔宇 吴梦凡 文 王小明 摄)
知多D
“泰迪熊医院”,作为一项成熟的全球关爱儿童健康的项目,已经在荷兰、德国等30多个国家开展。“泰迪熊医院”的目标人群是3~7岁的孩子,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们消除对医疗环境的恐惧感,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医院、医生以及基础的保健卫生知识。同时,“泰迪熊医院”也为医学生提供了和孩子一对一交流的机会,增加医学生的信心。此外,“泰迪熊医院”也是隶属于WHO的世界医学生联合会(IFMSA)的一项官方跨国项目,为世界关爱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作出很大的贡献。
在这项活动中,医学生将前往幼儿园,以“泰迪熊医生”的身份接待“泰迪熊”患者。孩子们将带着自己的玩偶,以“家人”或“朋友”的身份叙述自己玩偶的病情,比如骨折、感冒、腹泻等等,旁边会有另一位协助的“泰迪熊医生”引导。作为“泰迪熊医生”的医学生将对孩子的“主诉”进行诊断、治疗。治疗除了开药,还可以进行外科环境模拟,包括消毒、麻醉、手术、术后康复等。
项目亮点一
让孩子不害怕患病和治疗
低龄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很容易对事物表现出紧张和恐惧,非常需要用爱去关心引导。“泰迪熊医院”的活动过程洋溢着浓浓的爱与欢乐,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医学生志愿者会提前接受专业的儿科医生培训,尽力保证传授内容的正确和严谨。“泰迪熊医院”让孩子们参与到医疗的过程中,医学生用亲和力感染孩子,淡化孩子们脑海中医生的严肃形象,改变他们在无意识中形成的“医院=打针=痛”的记忆,使得他们在身体不舒服时能配合家长或幼儿园老师,正确地描述自己的病情,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再对患病和治疗感到害怕。
项目亮点二
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泰迪熊医院”活动在拉近孩子和医生的距离同时,将影响到一个家庭。家长可以让孩子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在不舒服时更准确地描述症状。在带动家庭成员关注医院的行动之后,这小小的改变将不断地积累,一点点地扩大它的影响力,最终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
项目亮点三
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
作为“泰迪熊医院”的医生,医学生也将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前接触医生的工作,一定程度上克服医生治病的恐惧及紧张的心理。这一活动也为医学生提供了一个帮助儿童、接近儿童、为儿童传授卫生保健知识的平台,充分发挥医学生的力量,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医学生用自己的努力营造和谐的医疗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