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生健康电子报

广东卫生健康科普 糖尿病知多D 糖尿病治疗不可一概而论 饮食健康与糖尿病 婴幼儿喘息 警惕哮喘! 健康解惑台 拒绝肥胖,小心儿童糖尿病

当前版:第4版:科普
PDF原版下载
科普
04

糖尿病治疗不可一概而论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傅晓英

伴随营养过度、运动不足和脑力透支生活方式的普遍存在以及环境污染等不名原因,糖尿病高发趋势越来越凸现在公共社会面前。医疗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遭遇糖尿病:健康体检时常常发现血糖偏高,冠心病、心肌梗塞或高血压;中风住院因高血糖雪上加霜;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因为血糖高不能如期进行;妊娠期糖尿病频频光顾准妈妈们。虽然糖尿病的治疗非常普及,但糖尿病人因血糖的高低、以往的治疗、发病的年龄、病史的长短、体重的胖瘦、伴随的疾病等等诸多情况的差异,治疗细节非常不同,由此又带来糖尿病病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的迥异。提高糖尿病人的就诊质量,尽可能为每一位糖尿病人提供个体化治疗,不可一概而论。

初诊糖尿病应强化治疗

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证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重在预防,而且重在早期血糖控制水平,医学上称之为“代谢记忆”。血糖控制水平主要取决于患者自身残存的胰岛功能。胰岛功能残存量除与疾病病因和病史相关外,与降糖治疗之初措施得当与否非常有关,医学上称其为“保护胰岛功能时间窗”。稳定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核心,而稳定血糖最有效的措施是保护残存胰岛功能。就目前医学水平而言,保护胰岛功能的有效性受时间限制。因此医生越来越重视和提高首诊或初治糖尿病人的治疗措施。当前业内普遍公认最佳的具有保护胰岛功能的初步降糖措施是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胰岛素泵模拟生理胰岛素基础及餐时双分泌模式。在血糖平稳控制的同时避免自身胰岛细胞超负荷工作,可以使濒临死亡的胰岛细胞得以休养生息,进而养精蓄锐。门诊病人可以在工作生活如常情况下连续佩戴胰岛素泵10~20天,而后改为普通治疗。经过胰岛素泵强化后,多数病人用药力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少数病人可以暂时脱离降糖药物治疗,个别胰岛功能极差的病人也可以根据胰岛素泵的基础补充量推断残余胰岛功能,帮助医生制订恰如其分的方案,省略了常规注射胰岛素剂量的摸索过程。一般来讲对于妊娠糖尿病、严重高血糖和肥胖糖尿病收效较大。

久患糖尿病应联合治疗

久患糖尿病的患者往往失去了降糖治疗的耐心,往往使治疗流于形式。或自以为久病成良医,根据广告和经验自行选择药物。殊不知随着科技发展,降糖药物层出不穷,面对林林总总的降糖药物,促泌剂、增效剂、长效剂、短效剂、控释剂、缓释剂、肠溶剂,即便是医生也要不断学习新药的选择和应用。此时经验丰富的内分泌专家也要经过详细了解病情,多种药物合理联合,才能驯服难以控制的血糖。多数10年以上糖尿病史的患者,一定要经过医生帮助制定降糖方案,否则血糖可能是今后麻烦生活的缔造者。

复杂糖尿病应综合治疗

几乎三分之二的糖尿病人先后合并2种以上的其它疾病。如高血压病、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乙型肝炎、慢性胃炎、胆囊炎、骨质疏松、抑郁焦虑症、脑中风、老年痴呆等常见病与糖尿病伴随的现象非常普遍。他们使糖尿病患者腹背受敌,负担重重。多种疾病同时或先后存在既有病因上的必然联系,又有治疗不当的诱发。因此面对多病共存的病人,如何把握疾病间的主要矛盾,掌握不同药物间的互相影响,尽可能做到治疗A病同时也兼顾B病、控制甲病也惠及乙病,在满足医学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病人经济付出,这种复杂化的治疗,需要综合素质高的医生对综合病情的整体把握。

老年糖尿病应弹性治疗

承受了岁月洗礼的老人生命更加脆弱。糖尿病治疗措施和目标一定要考虑年龄因素对生命的影响。选药不当、剂量不妥或用法不对可能对生命的伤害大过疾病本身。此时老年糖尿病人更依赖他人的关爱和医生的悉心的治疗。

放大 缩小 默认
投稿邮箱:gdjk#szb#vip.163.com
本网站由广东卫生健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057423号-1

友情链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服务中心  全国12320卫生热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广东

读者留言

看不清,换一张图片 刷新